科研成果
基础医学院黄波团队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代谢新特征

肿瘤细胞通过重编程自身的代谢方式(有氧糖酵解,即Warburg效应)达到能量与物质合成的平衡,是其重要的生物学特征之一。肿瘤干细胞样细胞(stem cell-like cancer cells,SCLCC)是一群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高度成瘤特性的细胞亚群,在肿瘤的形成、生长和进展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限于技术手段,目前的主要研究对象还仅限于分化的肿瘤细胞,而对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代谢特征还不是很清楚。深入揭示肿瘤干细胞样细胞的代谢特征对开发新型抗肿瘤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2015年2月24日,《肿瘤研究》(Cancer research)以priority report的形式在线(Onlinefirst)发表了我校基础医学院黄波教授科研团队重要研究成果。在这篇题为《上调表达胞浆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是黑色素瘤再生细胞的重要代谢特征》(Upregulation of cytosolic phosphoenolpyruvate carboxykinase is a critical metabolic event in melanoma cells that repopulate tumors)中,研究人员用前期开发的软三维纤维蛋白方法筛选的肿瘤再生细胞(Nature Materials. 2012 Jul 1; 11(8): 734–741.)为模型,通过比较肿瘤再生细胞与分化的肿瘤细胞之间的代谢异常,发现黑色素瘤再生细胞上调表达糖异生的关键酶之一,胞浆型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激酶(PCK1)。并证实肿瘤再生细胞上调表达PCK1并不是走向糖异生的途径(因缺乏糖异生另外两个关键酶:果糖-1,6二磷酸酶和葡萄糖-6-磷酸酶),而是催化肿瘤干细胞糖代谢的逆向流动,促进更多的中间代谢产物(如甘油,丝氨酸等)合成以满足其自身旺盛的代谢需求。揭示了PCK1作为恶性肿瘤再生细胞(和肿瘤干细胞)代谢的一个重要特征,并有望作为新靶点用于临床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我校生命学院汪宁教授(美国伊利诺伊大学香滨分校终身正教授,伊利诺伊大学Hoeft冠名讲席教授,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为该研究给予了重要的指导和帮助,我校博士研究生李勇和骆顺群为本文的并列第一作者。

《肿瘤研究》是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AACR)旗下著名学术期刊,为国际肿瘤研究领域引用率最高的杂志之一,其最新影响因子为 9.284

http://cancerres.aacrjournals.org/content/early/2015/02/24/0008-5472.CAN-14-2615.abstract



上一篇:黄波教授团队找到逆转肿瘤再生细胞耐药性的新方法 下一篇:基础医学院教授研究成果为治疗肝癌提供新方向

友情链接:住人集装箱房屋价格前端开发